2018年11月12—15日,由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九三學社中央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我會和北京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在珠海成功舉辦。
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出席了12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黨組成員、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宋曉梧,珠海市市長姚奕生在開幕式致辭。我會秘書長石明磊、中國教育電視臺黨委書記柯春暉、廣東省教育廳副巡視員王自成、珠海市副市長閻武、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游森等相關單位的多位領導也出席了開幕式。

宋曉梧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需要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作為支撐,教育創新、科教融合是驅動現代化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發展,在新的歷史階段,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教博會聚焦教育創新,堅持公益屬性,注重普惠開放,匯聚各方力量,將成為推動中國和世界教育改革創新與實踐的重要平臺。他表示,我會將充分發揮公益平臺的作用,募集設立“中國教育創新發展專項基金”,連續十年支持教博會的舉辦。

在開幕式上,石明磊與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麗為“基于互聯網的教育供給側改革探索《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等13項SERVE獎獲獎成果頒獎。SERVE獎基于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提出的SERVE模型,即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應具備正確的價值理念(Values)、系統的解決方案(Solution)、成功的實踐案例(Example)、明確的標準規則(Rules),并指向教育現實(Education)。教育創新的SERVE模型于2015年提出,成為歷屆教博會遴選參展成果的重要標準和依據。

11月13日,石明磊在“教育投資推動教育創新”主題論壇上發表題為“國家公益力量推動創新教育”的演講,交流分享了三個觀點:一是我會參與主辦教博會的初衷,即教育領域能使智庫和慈善雙軌并行同時推進;二是以推動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創新先導發展為著力點;三是實現公益和商業的良性互動是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堅強保障。通過對智庫與慈善雙輪驅動、均衡和創新兩個著力、公益和商業良性互動“2+2+2”的分析,闡釋了我會作為公益平臺如何參與推動教育創新。

11月15日,在閉幕式環節,石明磊等主辦方領導為在首屆大學生研究生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的成果和學生頒獎,以突顯大學生是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力量,鼓勵在校大學生研究生關注我國教育事業,積極參與教育創新。

本屆教博會以“共建共享教育創新成果,匯聚中國教育創新智慧,服務中國教育創新實踐,發出中國教育創新聲音,提供中國教育創新方案,影響世界教育創新趨勢”為宗旨,以“落實立德樹人,指向核心素養,強化互聯網+,深化教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設置五大展館與熱點展區,近2萬人注冊參加教博會,100多萬人在線觀看教博會,共收到來自教育界、企業界、公益界和高師院校的申報成果約3000項,展出來自中國國內和全球近27個國家的1401項創新成果,展區面積25000平米。在四天時間里,教博會共舉辦包含開、閉幕式在內的12場特別活動、41場主題論壇、125場沙龍、400場工作坊。這些活動聚焦熱點、參與性強、互動性高,全方位、多側面地展現了國內外教育界在改革與創新道路上的思考與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