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加強第三次分配和褒揚英雄烈士的重要論述精神,切實關愛和幫助因公犧牲英烈的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9月9日,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指導并聯合北京中改創新人才發展基金會設立的“一塵關愛英烈子女專項公益基金”捐贈暨啟動儀式在北京達園賓館舉行。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央防范辦副主任、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高以忱,中國警察協會副主席、北京市委原常委、北京市公安局原局長馬振川,原總參兵種部政委田永清少將,原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校長周榮庭少將,原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張升倫少將,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涇源、秘書長石明磊,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于仁笑,中國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副秘書長畢重謙,唐山軍分區原司令員朱正懷,原總參三部辦公室主任韓忠林,國防大學后勤指揮學院訓練部原部長、中國退役軍人創業三農聯盟秘書長南爭旗等領導和嘉賓,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法制日報、中國社會報、解放軍報等媒體記者三十余人出席捐贈啟動儀式。
據悉,一塵關愛英烈子女專項公益基金是由愛心人士、八一學院院長張一塵女士向北京中改創新人才發展基金會捐資成立,專項公益基金的宗旨是資助全國軍隊、公安、國安等系統犧牲英烈的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石明磊在會上對張一塵院長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他說,八一學院創辦二十余年來,張院長和她的團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全軍培養了三十萬人才,得到了軍委首長的高度好評。奮進新時代需要這樣偉大的精神,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英烈精神,以實際行動將愛心傳遞,為扶助英烈子女健康成長和人生出彩貢獻力量。
捐贈人張一塵女士表示,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烈士是時代的精神坐標。沒有英烈們的犧牲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成立一支英烈關愛基金,為英烈子女盡一份綿薄之力,一直是她多年來的心愿。作為資深軍隊教育專家,張一塵女士二十多年來堅持為部隊建設和士官成才服務,先后為部隊培養了三十多萬名大學生,被部隊官兵親切稱呼為“院長媽媽”。同時,張女士也是一名“愛心媽媽”,她在為部隊輸送人才的同時,也把大多數精力傾注于慈善事業,先后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開展了“好書送軍娃活動”,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軍嫂愛心基金開展了“軍屬走邊關探親活動”,與支付寶公益、水滴籌等組織開展了“關愛軍娃成長”等系列公益活動;與中華同心溫暖工程基金會“春雨基金”共同發起“筑夢計劃”,開展了針對復轉軍人和軍嫂的系列職業技能公益培訓活動,她的善舉受到了部隊官兵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唐山軍分區原司令員朱正懷表示,張一塵院長是軍隊的遠程教育專家,被原總參首長譽為“軍隊優秀教育家”。古稀之年,張院長并不滿足于已有成績,而是秉持“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信念投身到公益事業當中且步履不停,非常值得尊敬。他欣慰地指出,專項公益基金為英烈及家人送去了一份實實在在的關懷與慰問,此舉為百年中國夢作出了積極、崇高的貢獻,為有張一塵這樣的好戰友而感到自豪!同時,他也勉勵英烈子女們要繼承父輩遺志,傳承英烈精神,刻苦學習,爭取早日成才。

中國警察協會副主席、北京市委原常委、北京市公安局原局長馬振川高度贊揚一塵關愛英烈子女專項公益基金的成立是雪中送炭、絕渡逢舟之舉。他在會上動情地講述了三例基層公安民警犧牲的事例,言辭懇切、感人肺腑,讓在場的嘉賓深受感染、潸然淚下。在啟動儀式上,他向張一塵院長表達了感激之情,同時表示,相信廣大公安民警一定不會辜負社會各界的信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扎實的工作作風把公安工作做得更好,盡職盡責守護一方平安。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央防范辦副主任、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高以忱對張一塵女士和基金會表示感謝,他高度評價專項公益基金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英烈家屬的實際困難,更傳遞了全社會對英烈家屬的關愛和對英烈的緬懷,希望專項基金成為宣傳英烈先進事跡的前沿陣地,成為撫恤補助英烈家屬的堅強后盾。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指出,張一塵院長和在一線奮斗的戰士們一樣偉大和高尚,讓我們感到欽佩、敬仰。他表示,公益基金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央第三次分配工作部署的前瞻之舉,也是把緬懷英烈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大義之舉,他鼓勵基金會充分發揮公益平臺作用,充分發揮公益引領作用,凝聚社會各界愛心力量,把專項基金管理好、使用好、發展好,成為政府優撫幫困的好助手。
啟動儀式后,專項基金將于9月30日我國第八個烈士紀念日向首都公安英烈子女捐贈第一筆資助金。今后,在開展持續資助的基礎上,不斷穩步擴大資助范圍。
|